小江医考网

标题: 子宫腺肌病,都是内膜惹的祸 [打印本页]

作者: 淡然    时间: 2017-10-27 14:47
标题: 子宫腺肌病,都是内膜惹的祸


子宫肌腺病,都是内膜惹的祸
    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包括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和子宫腺肌病,两者都是由于异位的子宫内膜所致,但两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均有一定的差异。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子宫腺肌病。


1、什么是子宫腺肌病?

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生长产生的病变。多发生于30-50岁经产妇,常合并子宫肌瘤和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的病因通常认为是基底层子宫内膜侵入肌层生长所致,与多次妊娠及分娩、人工流产、慢性子宫内膜炎等造成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发生密切相关。同时,血中高浓度雌、孕激素与子宫肌腺病也存在着一定的关联。



2、 子宫腺肌病有什么表现?

子宫腺肌病通常发生在生育之后,少数患者可能只有轻度的不适或没有任何症状,大多数患者主要表现为:

1)痛经:继发性痛经,疼痛多位于下腹正中,常于经前一周开始,直至月经结束,且疼痛程度一次比一次重(进行性痛经)。
2)月经异常: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出血。
3)子宫增大:妇科检查子宫呈均匀性增大或局限性结节隆起,一般不超过12周妊娠子宫大小,质硬且有压痛,经期压痛明显。通常情况下,你可能并不知道你的子宫增大了,但你可以注意到你的下腹看起来更大或摸起来更软了。
4)不孕。


3、如何诊断子宫腺肌病?

子宫腺肌病的诊断根据症状、妇科检查及以下的辅助检查可作出初步诊断:

(1)超声检查显示子宫增大,肌层增厚,后壁更明显,子宫内膜线前移。病变部位为等回声或回声增强,其间可见点状低回声,病灶与周围无明显界限。

(2)MRI显示子宫内存在界线不清、信号强度低的病灶,T2 加权像可有高信号强度的病灶,子宫内膜-肌层结合带变宽,宽度 >12 mm。

(3)血清CA125水平多数可升高。

(4)病理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



4、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区别在哪?

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发病群体相同,子宫腺肌病常合并子宫肌瘤,二者容易误诊漏诊。



      子宫腺肌病复发率较高,治疗可用药物干预,也可行手术治疗,需要结合个人具体情况,采用个体化选择治疗方案。因此,如果你发现最近月经量有增加、经期延长或饱受逐渐加重的痛经等困扰,尽早到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是你最好的选择。

                               祝愿小江医考的家人们身体健康,幸福快乐!


作者: 淡然    时间: 2017-10-27 14:47
加入小江,执考无忧!
作者: 努力学习    时间: 2017-10-27 15:06
辛苦了
作者: 海文    时间: 2017-10-27 18:09
谢谢分享,辛苦了!




欢迎光临 小江医考网 (http://xiaojiangjiaoy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