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附
来源
本品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茎。
相关名
香附、香附子、草附子、附米、莎草根、黑香附、雀头香、候莎、夫须、三棱草根、制香附、四制香附、七制香附、醋香附、抱灵居士
产地
主产于山东、浙江、湖南等地。
采收加工
秋季采挖,燎去毛须,置沸水中略煮或蒸透后晒干,或燎后直接晒干。
性状鉴别
多呈纺锤形,有的略弯曲,长2~3.5cm,直径0.5~1cm。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纵皱纹,并有6~10个略隆起的环节,节上有未除净的棕色毛须和须根断痕;去净毛须者较光滑,环节不明显。质硬,经蒸煮者断面黄棕色或红棕色,角质样;生晒者断面色白而显粉性,内皮层环纹明显,中柱色较深,点状维管束散在。气香,味微苦。
饮片 香附
为不规则的厚片或颗粒状。外表皮棕褐色或黑褐色,有时可见环节。切面色白或黄棕色,质硬,内皮层环纹明显。气香,味微苦。
醋香附
形如香附片(粒),表面黑褐色。微有醋香气,味微苦。
性味归经
辛、微苦、微甘,平。归肝、三焦经。
性能特点
本品辛散苦降,微甘能和,平而不偏。入肝经而善疏肝,入三焦经而善理气,故为疏肝理气之佳品,被李时珍誉为“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肝气舒畅,气血和顺,则月经自调,疼痛可除,故又为调经止痛之要药。
功效
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主治病证
(1)肝气郁滞之胸胁、脘腹胀痛,疝气痛。
(2)肝郁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
(3)脾胃气滞,脘腹胀痛。
配伍
香附配高良姜:高良姜辛热,功善散寒止痛、温中止呕;香附辛平,功善疏肝理气止痛。两药相合,既温中散寒,又疏肝理气,且善止痛,治寒凝气滞、肝气犯胃之胃脘胀痛效佳。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未撒、调敷或做饼热熨用。醋制止痛力增强。
使用注意
本品虽平和,但终属辛香之品,故气虚无滞及阴虚血热者慎服。
药理
本品能抑制子宫、胃肠及气管平滑肌,并有促进胆汁分泌、解热、镇痛、抗炎、降血压、强心及抑菌等作用。
故事
从前有个姑娘叫索索,天生丽质,心地善良。 有一年,古砀郡大旱,十月无雨,百草皆枯。索索迫于生计嫁到故黄河边的一个茅庄,不料这里正闹瘟疫,大人小孩胸闷腹痛,自从索索嫁来以后,丈夫安然无恙,问索索,索索也不知,丈夫隐约感到,索索身上有股香气,断定这是驱疫的奥秘,于是便让索索外出给众人治病,不几天,全村人又都露出了笑脸。
庄户人家闲着没事,又扯起索索看病来,一传十,十传百,传到索索丈夫耳朵里,竟成这样的话:“……索索每到一家,就脱去衣服,让大人小孩围过来闻……”丈夫虽有拯救乡亲之心,但决不容这种方式,于是两人常闹别扭。终于,在一个风雨交夹的夜晚,丈夫下了毒手把索索害死了。名声不好的女人是不能入棺的,秫秸一捆埋到河边。不几天,就在索索的坟上长出几缕小草,窄窄的叶,挺挺的茎,蜂也围,蝶也绕,有人说:索索风流,死后也招小虫子。丈夫听后,挖地三尺,把尸骨深埋。可过了一段时间,小草又冒出,依然招蜂引蝶,丈夫又去挖又去埋,可草越挖越多,越埋越旺。于是人们后悔了:索索死的冤屈,千万不要再挖了,将来万一再闹心口痛,说不定这草能治病……
直到今天,尽管药名改叫香附子,可当地人仍叫它索索草。可惜的是要想用它理气止痛,必挖出其身,三个根球一个比一个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