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学者在《自然》(Nature)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称:糖有“毒”且成瘾,过量摄入糖类如同慢性自杀,建议人们应该像控制烟草一样控制糖。这是对糖的“宣战”吗?那先让我们“战”前分析一番吧。
谁搅乱了我们的甜蜜?
糖,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份量,想想那些好吃的糕点、菜品中,糖当然是扮演着重要且“正面”的角色。然而,目前中国人逐渐摄入糖过量恐怕也正与此有关,可谓“万物皆有毒,只要剂量足”。
糖与充斥在目前中国人生活中的各种被曝光的有毒物质不同,它本身没有毒,不引起中毒反应,且过多摄入糖分所导致的健康危害往往是慢性的,例如摄入过多糖分可导致肥胖症,还可能导致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代谢症候群相关疾病(表)。
好吧好吧,营养过剩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生难道不已是妇孺皆知的事情了么?这算得上是“毒”么?算!在当代社会,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大多数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主要死亡病因,而吸烟、饮酒、不良饮食正是非传染性疾病的三大罪魁祸首,不良饮食当然包括了过量摄入糖分。
当一些原始部落的族人仍需冒着被蜂群蛰咬中毒的危险攀爬高树才得以寻获点滴蜂蜜的时候,在世界的许多地方,人们似乎已经被糖的“毒性”给淹没了。美国每年因代谢综合征相关疾病损失的生产力高达650亿美元,同时消耗医保资源1500亿美元——这真是令人忧伤的“甜蜜”的代价。
《自然》杂志的文章中列举了糖的“四宗罪”:不可避免性、有毒性、潜在成瘾性以及对社会负面影响。最终文章作者下结论为:应该将糖和酒精、烟草归为一类损害人类健康的物质,并呼吁加强对糖的控制。
写到此,笔者忽然心生杂念,小时候写作文时经常用到的“心里像吃了蜜糖一样高兴”之类的话,竟然与 “心里像抽了烟一样高兴”相似,如此这般,我们断断不能再让这样甜美的话语出现在小学生作文里了……
谁打翻了我们的糖罐?
以前吃糕点或水果时如果特别甜,我们总会喊:哎呀,简直就是掉到糖罐里了!但直到我来欧洲留学,才知道什么叫做“甜到哀伤”。在西方的食谱中,糖确实占据了太大太多的内容。含糖的碳酸饮料对很多西方人而言就是日常饮用水;很多西方人在吃完正餐之后还能吃下几根高糖含量的巧克力棒;他们在家里做苹果派、多纳圈时,放糖跟放面粉一般“肆无忌惮”……
虽然大多数西方国家都将食品热量清楚标明在商品包装袋上,但在这些国家饮食稍不注意就会能量过剩,这与食物含糖量过高有关,这也导致在这些国家,肥胖及其他代谢综合征相关疾病到处可见。在北美,几乎四分之三的人体重超重[根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数据]。
中国目前的情况看似尚没西方发达国家那么糟糕,根据统计数据,从人均糖摄入量来看,中国还远低于欧美国家(<100 g/d),但这也并不容乐观。以中国人的传统饮食观念,许多菜系中糖不可缺少,同时随着西式饮食的“入侵”,越来越多人逐渐开始被泡在糖罐子里了。
特别应该引起注意的是,在中国经济发达地区,肥胖、代谢综合征等正在一步步地吞噬中国人的健康。目前我国成年人中已经有超过三成的人体重超重,而肥胖者也超过一成;在2004年,全国高血压患病人数已达1.6亿;而大中型城市的糖尿病患病率已接近10%。如此进行比较,我们得出非常“遗憾”的结论:我国在人均GDP尚离发达国家有一定距离的情况下,代谢综合征相关疾病却似乎有赶英超美的势头。
敢问“控糖”出路在哪里?
既然我们已经明确了烟草、酒精和饮食是非传染性疾病的关键原因,那么当政府已经对酒精、烟草加强控制之后,似乎预示着:是时候向饮食(包括糖)宣战了。
丹麦已经开始行动了。他们自2011年10月对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品征税,并考虑将糖类食品也列入征税范围内。美国纽约也在最近推出了限制大杯含糖碳酸饮料销售的政策。根据禁令,超过450毫升的大瓶或大杯含糖碳酸饮料应该从全纽约快餐连锁店、食品车、体育场、电影院的货架上消失。虽然,“食品高税”遭到质疑,限制大杯含糖碳酸饮料销售的策略看起来似乎也未必高明。但如果换个角度来看问题:我们能够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吗?似乎不能。看着人类控制烟草和酒精走过的老路,我们也许确实很难对“控糖”感到乐观。
尽管我们对于怎样的饮食才是健康的,怎样的生活方式对身体最有利已经有了很多科学的、系统的认识,但仅靠健康宣教的效果似乎并不显著。就在正在进行的奥运会上,麦当劳、可口可乐依然是重要赞助商,他们依然淡定自若地通过体育竞技向全世界兜售着巨无霸与含糖碳酸饮料。
此时,政策杠杆或许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产品消费。例如欧美国家对于饮酒以及吸烟的年龄限制,英国对吸烟场所有几近苛刻的限定,我国在大众媒体上对于吸烟影像的控制等等,这确实起到了切实的正面作用。
由此看来,无论是经济杠杆,还是政策杠杆,主动尝试的态度总要比坐以待毙更切实际。
欢迎光临 小江医考网 (http://xiaojiangjiaoyu.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