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 | MCVfl | MCHC% | 注:MCHC 为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MCV 为红细胞平均体积 |
大细胞性贫血 | >100 | 32~35 | 巨幼细胞贫血, MDS |
正常细胞性贫血 | 80~100 | 32~35 | 再障急性失血性贫血 |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 <80 | <32 | 缺铁贫,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海洋贫,PNH |
起病 | 急 | 缓 |
出血 | 严重,常发生在内脏 | 轻,皮肤、黏膜多见 |
感染 | 严重,常发生肺炎和败血症 | 轻,以上呼吸道为主 |
血象 | N<0.5×109/L | N>0.5×109/L |
血小板计数 | <20×109/L | >20×109/L |
网织红细胞 | <15×109/L | >15×109/L |
骨髓象 | 多部位增生极度减低,造血细胞极度减少,非造血细胞(如淋巴细胞)增多,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或缺如 | 骨髓灶性造血,增生程度不一, 增生灶内主要为幼红细胞,且主要系晚幼红细胞 |
预后 | 不良,需尽快骨髓移植或 ATG 等免疫抑制治疗 | 较好,生存期长雄激素综合治疗 |
急性再障 | 慢性再障 | |
首选 | ALG(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ATG(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 雄激素(司坦唑醇、丙睾酮等)疗程至少 6 个月+CSA |
次选 | 骨髓移植 | 骨髓移植 |
其他 | 输血、造血刺激因子(GSF, EPO 等) |
去除病因 | 避免肯定的化学,物理因素;最合理,最根本的治疗 |
糖皮质激素 | 自身免疫性溶贫首选,贫血纠正后宜减量长期维持治疗,至少 3~6 个月如无效可用 CSA |
切脾 | RBC 主要在脾脏破坏者:如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部分海洋性贫血;大剂量激素治疗的免疫性溶贫 |
疾病 | 化疗方案 |
急性髓性白血病/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 DA 方案(柔红霉素+阿糖胞苷)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 | 全反式维甲酸(ATRA) |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 | VP 方案(长春新碱+泼尼松) |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 鞘内注射甲氨碟呤(MTX)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伊马替尼/羟基脲 |
HL(R—S 细胞) | NHL | |
发病年龄 | 多见于青年,儿童少见 | 各年龄组,随年龄增长而增多 |
首发症状 | 无痛性进行性的颈部或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占 60%~80% | 无痛性颈和锁骨上淋巴结肿大但较HL 少 |
全身症状 | 原因不明的持续或周期性发热(Pel—Ebstein 热)、盗汗、疲乏、皮肤瘙痒,消瘦 | 20%~30%患者出现发热、体重减轻、盗汗等全身症状 |
ITP | 过敏性紫癜 | |
发病机制 | Plt 免疫性破坏,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 | 为免疫因素介导的一种全身血管炎症 |
Plt 计数 | <100×109/L | 多正常 |
Plt 形态 | 异形、巨大形 | 正常 |
骨髓检查 | 骨髓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碍(颗粒巨核) | 正常 |
凝血 | BT 时间延长, CT 正常 | 凝血功能正常 |
其它检查 | 血小板上和血清中存在大量抗血小板抗体 | 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半数以上阳性 |
出血特点 | 皮肤紫癜 | 典型四肢皮肤紫癜最常见,(小江医考)可伴腹痛(H)儿童多见、关节肿痛(S)和(或)血尿 |
治疗 | 激素(首选) ;止血;免疫抑制剂;血浆置换;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 抗过敏;抗组胺;激素(腹型关节型效果好);免疫抑制剂;对症治疗 |
悬浮/浓缩红 | 洗涤红细胞 | 少白细红细胞 | 辐照红细胞 | |
方 法 | 离心去除血浆后,加/不加保存液制成 | 悬浮红去白膜后再洗,血浆蛋白含量很少 | 离心法&滤器法 | γ 射线照射 |
适 用 范 围 | 最常用,一般人群 | ①输入全血或血浆后发生过敏反应;②高钾血症及肝肾功能障碍;③免疫性溶贫血和 PNH | ①多次妊娠或反复输血已产生白细胞抗体引起发热反应的患者;②需长期反复输血的患者 | ①免疫功能低下的受血者;②欲输注的血液来自亲属,或是 HLA 配型的血小板 |
浓缩血小板 | FFP | 冷沉淀 | |
方法 | 直接采集,最容易污染 | 新鲜冰冻血浆,采集后于 6~8h 内分离出血浆,几乎含有血液全部凝血因子 | 新鲜冰冻血浆溶解后的下层,富含纤维蛋白原、 FⅧ、 vW 因子 |
适用范围 | 再障、血小板低下等,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DIC 高凝期禁用 | 凝血因子缺乏的疾病、血浆置换时作为置换液 | 血友病甲、纤维蛋白缺乏症 |
欢迎光临 小江医考网 (http://xiaojiangjiaoyu.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