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疝气是小儿普通外科手术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为1%~4%,多出现在男孩身上。小儿疝气不同于成人疝气,是一种先天疾病。在胚胎时期,腹股沟处的腹膜鞘状突,可以帮助睾丸降入阴囊,但有些小孩出生后,鞘状突关闭不完全,腹腔内小肠进入此鞘状突,成为疝气。
孩子年龄小,无法表达,这就要求家长多注意观察,特别是新生儿,由于平时包裹得比较严实,所以发生疝气家长不易发觉。小儿疝气最主要的表现是在腹股沟或阴囊口附近出现包块,一般无痛无痒。当孩子哭闹、活动时包块变大,孩子安静以后包块就会消失。疝气一旦发生嵌顿,孩子会因肠道梗阻出现腹痛、哭闹、烦躁、呕吐、腹胀等表现。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无原因或突然哭闹、烦躁、呕吐、腹胀等,应立即检查孩子的腹股沟是否有包块,并及时送医院检查。
1岁以前的小儿疝气有自愈的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非常小。很多疝气患儿家长不愿意给孩子手术,寄希望于自愈。另外一些家长担心孩子小、不能承受手术,想等孩子长大些再手术。其实,疝气患儿是否需要手术,应由医生决定,家长不能擅自推迟时间,以免发生嵌顿等严重后果。目前,治疗小儿疝气的最佳手段是进行疝囊高位截扎手术,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性高、效果好,10~15 分钟即可完成。术后一周左右患儿就可以恢复。
对于小儿疝气,疝气带治疗和注射治疗两种手段都有很大缺陷和风险。传统的疝气带利用绑扎“堵住”缺口,从而防止腹腔内小肠掉落,但它不能取代手术。一是疝气带本身治疗效果不好,绑上疝气带只可以缓解症状,使小肠从腹腔掉下次数减少,并不能从根本上治愈疾病。二是疝气带也会带来风险,它若长期压迫精索血管,会减少睾丸的血液供应,影响睾丸的发育。
而注射治疗是通过往疝囊注射硬化剂封堵鞘状突达到治疗目的,治疗后复发率高、并发症多,风险极大。由于疝囊和精索血管、输精管紧贴在一起,打针过程中会引发局部刺激,影响睾丸血液供应,有的甚至造成睾丸萎缩、输精管断裂等,造成不育症等并发症。
如果孩子的疝气对生活没有太大影响,手术可以在小孩1 岁以后再做,此时,手术的并发症相对较少,风险也相对小。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反复出现嵌顿或嵌顿不能自行复位,无论孩子是否满1 岁,都应立即到医院治疗。
欢迎光临 小江医考网 (http://xiaojiangjiaoyu.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