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收藏本站 距离2021年执业医师笔试 : :

小江医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4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心“祸从口入” 30余个娃娃吃蘑菇中毒

[复制链接]

341

主题

1026

帖子

2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5823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4 19:44: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记者昨日从儿童医院获悉,国庆期间,蘑菇中毒事件频频发生:四川泸州9岁的浩浩一家5口、白市驿10岁的巧巧一家4口、黔江6岁的强强一家4口等,均因吃了蘑菇而中毒。目前,这些中毒的孩子正在该院接受治疗。儿童医院专家表示,与往年不同,今年国庆期间,该院已收治了30余例蘑菇中毒的孩子!医生再次提醒市民,请不要采摘和食用野生蘑菇。

小心“祸从口入” 30余个娃娃吃蘑菇中毒

  喝了蘑菇汤 频频有人中毒

  9岁的浩浩是四川宜宾人。因国庆放假,浩浩的爸爸妈妈从外地赶回家过节,看到天气晴好,浩浩的妈妈便提议去山里采蘑菇吃。结果一家人喝了“鲜美”的蘑菇汤后,浩浩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先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呕吐等不适症状。几人被送到当地医院后,医生诊断为蘑菇中毒。

  10岁的巧巧是白市驿人,国庆期间,农村的亲戚带来了一大包野生蘑菇。一听是野生的蘑菇,巧巧的奶奶非常高兴地说:“这个蘑菇好哦,山里的,既环保又好吃!”谁知一家人喝了“环保”的蘑菇汤后,都被送进了医院。

  黔江6岁的强强是名留守儿童,国庆期间,两个远房的表哥来串门,三兄弟便约好上山采蘑菇来吃。结果第二天,三兄弟加上爷爷在喝了一碗“新鲜”的蘑菇汤后,都被送进医院抢救。其中爷爷暂时脱离了危险,但不幸的是强强的一位表哥却永远离开了他们!

  野蘑菇中毒 病死率高

  儿童医院肾脏内科医生时吉胜介绍,每年儿童医院都会收到因食用野蘑菇中毒入院的孩子,其中还有孩子因为食用过量有毒野蘑菇而丧命。时医生介绍,由于毒蘑菇毒性成分复杂,即便通过烹调、加工或者晒干等方式也不能破坏其毒性,且中毒表现各异;主要有恶心、呕吐、惊厥、抽搐、精神错乱、急性溶血黄疸、肝脏肾脏损害等,严重者可致死亡。时医生表示,毒蘑菇中毒后,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且没有特效疗法。因此,一旦误食野生蘑菇后出现中毒症状,应立即就医,尽早采用催吐、洗胃、导泻、灌肠等方法,有条件者可尽早血液净化治疗,将提高治愈率。

  提 醒

  不要食用野生蘑菇

  另外,时医生还特别提醒广大市民,尤其是山区农村和乡镇群众们,不要认为鲜艳的蘑菇才有毒,无毒的蘑菇颜色都朴素。事实上,有许多剧毒蘑菇也和普通无毒蘑菇一样拥有朴实的外表,预防蘑菇中毒的根本办法就是不要采食野生蘑菇。毒蘑菇又叫毒蕈,外形与食用菇没有明显区别。我国的毒蘑菇有100多种,分布区域广泛,常见可致人死亡的至少有十余种,包括褐鳞环柄菇、肉褐麟环柄菇、白毒伞、鳞柄白毒伞、毒伞、秋生盔孢伞、鹿花菌、包脚黑褶伞、毒粉褶菌、残托斑毒伞等。不同毒蘑菇所含毒素不同,引起的中毒表现也各不相同,毒蘑菇的中毒类型主要有四种:

  1.胃肠炎型: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严重者出现休克、昏迷。

  2.溶血型:除有胃肠道症状外,可出现溶血性黄疸、贫血、血红蛋白尿、肝脾肿大等,还多伴有中枢神经系统表现。

 3.多脏器损伤型:进食后10~30小时出现胃肠炎型表现。部分患者可有假愈期,然后出现以肝脑心肾等多脏器损害的表现,死亡率极高。多为误食毒伞、白毒伞、鳞柄毒伞等所引起。这也是儿童医院收治的蘑菇中毒患儿中所占比例最高的一类。

  4.神经精神型:除有胃肠道症状外,可出现多汗、流涎、瞳孔缩小等,严重者出现精神错乱、幻觉、昏迷甚至呼吸抑制而死亡。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122

主题

1856

帖子

6万

积分

正式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4056
沙发
发表于 2017-10-25 07:58:3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辛苦了!

1361

主题

3698

帖子

4万

积分

正式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370
板凳
发表于 2017-10-25 12:25:55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江老师QQ小江老师QQ

客服老师QQ客服老师QQ

客服老师QQ客服老师QQ

小江老师电话15210678148

客服老师电话13436346406
客服老师电话18618391767
微信扫一扫
关注小江医考网公众号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小江医考网 ( 黑ICP备17004688号-1

GMT+8, 2025-5-16 19:42 , Processed in 0.053451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